湛若水是明代特别关注民生问题的儒官,他不仅写出了内含“恤孤幼”“禁夺时”“蠲租”“薄敛”“恤穷”“赈济”等改善民生问题的理论巨著——《圣学格物通》,而且还利用自己任南京三部尚书并领衔“参赞机务”的机会,提出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反映在他的《参赞事略》中。湛若水之所以对民生问题有如此的关注,与他受“好生行义”的家风的熏陶有关。高祖有“好生之德”,行保民之义;祖父母勤慧致富,行惠济之义;父亲好打不平,行侠士之义;母亲节俭训诫,行公益之义。这种世代相传的“好生行义”家风,对湛若水的心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