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一般认为出版活动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编、印、发。这是最普遍的概念。百度百科认为,一般意义上的出版包括选题、组稿、编著或翻译、审读、编辑加工等过程。国内外许多学者持类似的观点,将出版概括为一个多环节的过程(陈培根,1993;劳斗、戈平,2005)。实质上出版是一个聚集出版资源、对出版资源编辑形成出版物进而发行传播的过程。严成荣和桑百安(1992)提出,通过出版生产的手段,把著作物编印成图书、期刊、杂志等印刷品,经过发行渠道,把这些精神产品推向社会,供应读者,即为出版。高明光(1998)提出,出版是一种组织选择稿件,经过编辑加工,制作成原版或母版,然后以一定的物质载体形式复制成多份,在社会上传播的社会活动。张志强(2003)认为,出版是将文字、图像或其他内容进行加工、整理,通过印刷等方式复制后向社会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活动。出版的过程,是传播人类知识的过程,也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过程。阙道隆(1985)认为,出版是指出版机构根据一定的方针和计划,选择、整理人类的思维成果和资料,通过出版生产赋予它们一定的物质形态,然后向社会传播。彭建炎(1992)对出版的定义是,选择、整理著作物,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将其复制在特定载体上,并以出版物的形态向社会传播的一系列行为。罗紫初(1999)认为,出版,就是将经过加工提炼的知识信息产品,通过某种生产方式大量复制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并进行广泛传播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