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试论儒家德治思想传统

作者:
涂可国
出版日期:
2015年9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大小:
1.56 MB
报告字数:
20440字
所属图书: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总第4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德治思想是儒家学术文化的核心,它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和精神追求,是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石,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传统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和强大支柱。从尧舜时期的“克明峻德”,到孔孟的“德治”“仁政”,再到明清时代儒家对德治思想的承继,儒家德治思想不断丰富完善,并成为中国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历史上,作为一项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儒家德治思想不仅在安邦定国、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中国人的修身养性、安身立命、个性发展也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而在当前,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自律能力和主体道德素质,切实解决当前中国社会道德危机现象,就必须在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坚持不懈地加强道德建设,坚持以德治国,把“法治”和“德治”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

儒家以德治国仁政德治思想克明峻德

作者简介:

涂可国:涂可国,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文章目录
·儒家德治思想传统的历史渊源
儒家德治思想传统的伦理依据
  • (一)道德教化功能
  • (二)道德示范功能
  • (三)行为调控功能
  • (四)安邦定国功能
儒家德治思想传统的理论支撑
  • (一)内圣外王
  • (二)以民为本
  • (三)王道政治
儒家德治思想传统的运行机制
  • (一)德主刑辅
  • (二)本仁行政
  • (三)齐之以礼
  • (四)孝慈则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