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从“天道”到“人伦”:三代礼治的发展脉络

作者:
李雅雯
出版日期:
2020年6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11093字
所属图书:
国际儒学论丛(2019年第2期 总第8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以礼治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治国方略和政治文化模式。早在夏商周三代就已经出现礼治的实践。三代的礼治实践主要遵循“天道”和“人伦”两项基本原则。夏代的礼治主要是根据自然运行规律协调农事、祭祀和礼俗,是一种社会治理手段。殷商礼治以祭祀为主,带有明显的宗教性。由于祭祀权力为统治者垄断,“礼”上升为一种国家权力。西周以后,礼治的重心从“天道”转向“人伦”。周礼遵循的“亲亲”“尊尊”“长长”原则,成为维系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三代的礼治实践为“以礼治国”政治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儒家天道礼治人伦天神崇拜

作者简介:

李雅雯:李雅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秦汉史、思想史。

文章目录
·“顺天守时”的夏代礼治
·天神崇拜与殷商礼治的宗教性
·西周礼治的伦理道德属性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