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罗蒂是现代哲学家中备受争议的人物,赞美者有之,贬抑者亦有之。虽然罗蒂的哲学一直被排斥于美国主流哲学之外,但不可否认的是,罗蒂本人仍然被当作美国有史以来最为著名的十大哲学家之一。正如美国思想家,同时也是罗蒂研究专家的理查德·鲁玛纳所说:“在研究理查德·罗蒂的著作时,人们没有捷径可走。他不是那种体系性的思想家,人们不可能期望找到一个起点、中介或是终点,以引导读者进入他的思想。”〔美〕理查德·鲁玛纳:《罗蒂》,刘清平译,中华书局,2003,第3页。但这并不意味罗蒂的理论缺乏连贯性和历史感,因为无论从哪方面看,罗蒂都是一位思想清晰明确、很有说服力的思想家。“毋宁说,这种评价源于罗蒂对在哲学中建构体系所抱有的敌意,以及在这种敌意中蕴含的有关人们应该怎样从事哲学工作的看法。”〔美〕理查德·鲁玛纳:《罗蒂》,刘清平译,中华书局,2003,第3页。不得不承认,罗蒂属于试图在现代西方哲学界甚至整个西方文化界引发一场根本性变革从而赋予它们以崭新面目的极少数现代思想家之一。他的本体论、认识论和元哲学观三大批判理论演奏出了美国后现代思潮的强劲旋律,为其后哲学文化的建构展示了未来西方形而上学发展的可能性。基于此,历来针对罗蒂思想进行阐发的论著,或冲破传统、对罗蒂为未来西方哲学设计出一个新的自我形象的努力表示赞赏,或在梳理哲学史的过程中寻找罗蒂与传统哲学的联系,既肯定他否定并超越传统的“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新实用主义”“自由反讽理论”“教化哲学”等提法,又为他这些观念中显露出的“相对主义”“种族中心主义”倾向感到担心甚至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