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伊格尔顿:走向政治批评的后现代之路

作者:
出版日期:
2017年7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大小:
889.08 KB
报告字数:
24618字
所属图书:
从解构到建构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欧陆文学艺术领域兴起,随后传播到美国,直至蔓延到全世界,同时它还跨越了文学艺术的领域,成为人文科学领域的基本话语之一。后现代主义既是文化实践活动,也通过建构一种支配性的话语体系侵入了哲学、政治和社会学等领域,成为人文知识分子不可回避的文化语境。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伊格尔顿也直接参与了这种文化实践和对话,他从《文学理论导论》《审美意识形态》等著作对后现代主义话语的零星涉及,到《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对后现代主义的集中批判,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话语,其中显示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特点。在后现代主义话语繁盛的花园中,伊格尔顿的话语体系对于探索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哲学理论的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一种幻象
  • 革命失败的产物:后现代主义缘起
  • 大写历史的失效:关于历史问题的探讨
  • 主体与身体:后现代的主体理论批判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误解
  • 精英主义是等级制度吗
  • 本质主义与简约主义
  • 历史与目的论
  • 差异还是普遍性
  • 后现代政治的矛盾性
·第三节 后现代之后:重新走向政治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