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剩余价值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

作者:
出版日期:
2024年1月
报告页数:
52页
报告大小:
1.06 MB
报告字数:
41201字
所属图书:
剩余价值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影响下,在国内学界、教育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存在形而上学过度简单化、绝对化解读的倾向,在对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些内容和结论的认识和理解方面,长期存在分歧和争论,甚至存在严重的误读和误解。本章就对这些存在误读和误解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分析,溯本清源,以正视听,力求运用马克思的分析方法还原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本来面貌。

关键词:

生产要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剩余价值的来源
  • 剩余价值来源理论面临的实践挑战
  • 马克思对剩余价值来源的完整分析及其一般结论
  • 对剩余价值来源误读的原因及其正确解读
  • 剩余价值来源问题涉及的生产劳动的范围及其界定
第二节 剩余价值与剥削
  • 剩余价值定义溯源与苏联范式形成误读的历史原因
  • 剩余价值与剥削内涵一致性的一般条件
  • 剩余价值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定义
第三节 剩余价值与资本
  • 资本的诞生与资本的二重性
  • 多维度的资本范畴
  • 资本执行的历史的社会职能
第四节 剩余价值与劳动分工、阶级
  • 社会分工: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
  • 社会分工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重要推动力
  • 社会分工与阶级关系
  • 社会分工与社会异化
第五节 剩余价值与现代生产方式和生产率
  • 资本主义打破了均衡市场状态,形成不断演进的动态优势
  • 资本主义形成具有生产率演进优势的机制和组织
  • 以机器大工业为物质技术条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