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现代科技革命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影响

作者:
出版日期:
2024年1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大小:
889.71 KB
报告字数:
23462字
所属图书:
剩余价值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以机器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为科学实验奠定了物质基础,为科学并入生产过程提供了生产条件和实践需要。科技进步推动了生产资料的不断变革,推动了人类生产方式的不断演进与发展,对剩余价值生产、实现以及分配产生了深刻而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学科上的重大发现是科学应用即技术、产业革命的先导,但历史上人类发生的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并不完全同步,国内学者在人类发生了几次科技革命的问题上也有不同的认识。为叙述方便,本章把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统一起来,统称为工业技术革命。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现代科技革命营销方式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四次工业技术革命对现代生产方式的影响
  • 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
  • 生产过程的全球化程度不断提升
  • 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
  • 生产要素、生产过程和产业链的生态化
第二节 科技革命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 科技革命推动剩余价值生产中心与格局的变迁
  •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结构不断演进,剩余价值生产范围不断扩大
  • 科技革命推进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竞争全产业链化
  • 科技革命推动要素配置全球化,剩余价值生产向优势地区汇集
  •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生产率优势演进的根本动力
第三节 科技革命对剩余价值实现的影响
  • 营销方式变革
  • 物流载体变革
  • 空间范围变革
  • 产业循环链变革
  • 交换手段的变革
  • 政府职能的变革
第四节 科技革命对剩余价值分配的影响
  • 知识产权优势取代资本所有权优势在剩余价值分配中居于支配地位
  • 生产率优势的层次和地位决定着剩余价值分配的层级和地位
  • 国际垄断成为获取超额剩余价值、转移世界剩余价值的主要手段
  • 国家在剩余价值分配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金融垄断资本在剩余价值分配中的地位仍然十分突出
  • 剩余价值分配的两极分化趋势不断强化并呈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