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优化

作者:
陈有志 童建军 马丽 梁嘉慧
出版日期:
2025年1月
报告页数:
46页
报告大小:
1.08 MB
报告字数:
39743字
所属图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要激活教育对象的学习主体性,实现以人启发人、以人教育人。团体认知具有超越个体认知或其总和的潜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推动学生整体认知水平的提升。本文结合认知心理学的团体认知协作涌现观以及复杂性科学的熵变理论,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团体的认知协作涌现学习模式的构建,把学习过程分为组建异质性学习团体、增加团体的知识存量,调整协作关系,多层次互动,引入负熵流,实现团体认知的涌现、系统达到高层次平衡态五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团体认知协作涌现学习模式的应用需要坚持共同主体、强化教师主导性,坚持底层思维、促进上下结合,坚持有序运行、激活团体非平衡态。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模式团体认知

作者简介:

陈有志:

童建军:哲学博士,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指导教师、副院长。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和中山大学哲学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近五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出版著作3部,论文发表在《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等重要刊物。

马丽:

梁嘉慧:

文章目录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育人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 非物质文化遗产育人的形式
  • 非物质文化遗产育人的优化
第二节 劳动育德的三重逻辑
  • 劳动育德的理论确证
  • 劳动育德的历史发展
  • 劳动育德的当代实践
第三节 团体认知协作涌现观的教育价值
  • 团体认知协作涌现观的内涵
  • 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模式的构建
  • 思想政治教育团体认知协作涌现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