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资本主义的伦理批判:劳动异化及物的生存境遇

作者:
张亲霞
出版日期:
2024年12月
报告页数:
39页
报告大小:
878.8 KB
报告字数:
34075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从异化到自由与解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学术界有一种普遍的声音,认为异化劳动是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思想,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中人本主义范式的典型体现,马克思思想在后来的发展中走向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抛弃了人本主义范式。针对这一思想,我们在肯定马克思的思想本身也是一个发展过程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前期的思想和后期的思想发展是一个整体,有一以贯之的主线,这条主线就是劳动批判与劳动重建。从劳动来说,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贯穿了他对资本主义劳动的整体认知。在理论上,资本主义私有制下,除了异化劳动,马克思还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是雇佣劳动形式下的谋生劳动。雇佣劳动、谋生劳动和异化劳动一起构成了马克思劳动理论不可分割的内容。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张亲霞:(1966- ),西安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生导师,西安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陕西省委宣传部讲师团特聘专家,第十三届、十四届西安市政协委员。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会理事、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孔子学会常务理事等。先后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学术专著1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50余篇,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劳动异化的本质是人的生活世界的异化
  • 劳动异化是马克思对生活世界探索的产物
  • 劳动异化中生命活动的自由丧失
  • 生活世界的矛盾:个体与共同体
第二节 雇佣劳动背景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异
  • 雇佣劳动促使自然界沦为手段和工具
  • 劳动屈服于资本下的自然戕害
  • 资本以劳动、科学技术为中介恶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节 物的依赖性生存境遇
  • 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
  • 拜物教对社会伦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