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2024~2025年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态势分析与展望

作者:
汤勇 汤放华
出版日期:
2025年4月
报告页数:
39页
报告大小:
1.39 MB
报告字数:
35752字
所属图书:
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4~2025)
摘要: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就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自治、依法监督,突出文化引领,明确乡村振兴的任务和价值追求,合力激发乡村振兴精神动力,全方位激活乡村振兴发展动能,快精准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高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多举措加强农村基层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文化振兴全面筑牢乡村振兴根基,推动乡村文化活动开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推动乡村文化保护传承,深化文化资源活化应用,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文化振兴对乡村全面振兴的影响越来越大、深入乡村振兴实践领域的程度越来越深、引领乡村振兴的要求越来越高、跨城乡推进越来越迫切。必须立足本土文化优势,大力推动“文化+”模式,夯实乡村产业基础;以文化为引领,建立“五个清单”,做好乡村规划;深化数字赋能,推进文化建设,提升乡村振兴质量;增进城乡文化交流,促进文化要素流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传承乡土文化,涵养乡风文明,守好乡村振兴之基。

关键词:

文化振兴乡风文明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

汤勇:博士,教授,湖南城市学院管理学院院长。兼任湖南省洞庭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和新西兰梅西大学访问学者,2018年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益阳市首届优秀社会科学专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SSCI、EI、CSSCI收录16篇。获益阳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1项。主持国家级新文科改革与实践课题1项、湖南省教改课题2项,主编《工程项目管理》等教材2部,为湖南省“工程项目管理”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

汤放华:博士,教授,湖南城市学院原党委书记。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城乡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第二批跨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湖南省普通高校(城市规划方向)学科带头人。出版学术著作3部。在《地理学报》《城市规划》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其他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湖南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改革开放四十年湖南省城乡规划行业发展突出贡献奖、首届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文章目录
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 (一)文化振兴筑牢乡村振兴根基,战略定位更加明确
  • (二)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活动开展,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
  • (三)文化振兴全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思想力量进一步凝聚
  • (四)文化振兴全面推动乡村文化保护传承,机制路径进一步明确
  • (五)文化振兴深化文化资源活化应用,乡村振兴动能进一步激发
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形势
  • (一)文化作为铸魂塑形关键因素对乡村全面振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 (二)文化振兴深入乡村振兴实践领域的程度越来越深
  • (三)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要求越来越高
  • (四)文化振兴跨城乡推进越来越迫切
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 (一)立足本土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模式,夯实乡村产业基础
  • (二)以文化为引领,建立“五个清单”,做好乡村规划
  • (三)深化数字赋能,推进文化建设,提升乡村振兴质量
  • (四)增进城乡文化交流,促进文化要素流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 (五)传承乡土文化,涵养乡风文明,守好乡村振兴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