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多元组织——系统内部乡村治理的主体

作者:
余翠娥 袁娥
出版日期:
2025年4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大小:
984.61 KB
报告字数:
20946字
所属图书:
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系统化思路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涉及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经济生态文化协调发展,政府、社会组织、农户等多元主体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多主体、多目标的发展战略和系统工程,难点多、挑战大。这一系统工程的全面系统推进,需要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组织全面振兴作为保障,只有推动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的各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类组织在乡村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才能凝聚各方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实现既定目标。沾益区以党组织建设为切入点,从县委到村党支部,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乡(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机制,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同时,建立村党组织全面领导、村级事务统一管理、村干部分工负责的村级组织“大岗位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三治”——自治、法治、德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各村还通过优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形式、提升村民自治组织能力等各种形式,构建乡村多元治理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治理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

余翠娥:博士,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社区治理;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社会科学项目;出版的著作有《公共事务的合作共治——云南边疆地区艾滋问题治理模式研究》(2012)、《农村社会学》(2021),参与编著《社会管理的共构》(2011);发表论文10余篇。

袁娥:博士,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华民族共同体、青少年社会工作等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项目;出版著作《民族社会工作》等5部;先后在《民族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40余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乡村振兴的组织结构
  • 乡村振兴的组织主体
  • 乡村振兴下的治理体系
第二节 乡村振兴中的组织建设
  • 强化党建引领
  • 提升基层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导作用
  • 推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助力产业兴旺
  • 协同推进乡村多元共治
  • 增强乡村社会的自我组织与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