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弘扬生态文化保障乡村振兴

作者:
任国平 尹罡
出版日期:
2025年4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大小:
1.31 MB
报告字数:
24299字
所属图书:
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4~2025)
摘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路径。本报告从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绿色农业和资源利用、环保立法和执法监管、环保意识和环保文化四个方面总结了弘扬生态文化保障乡村振兴取得的显著成效,并提出在弘扬生态文化保障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形势严峻、工业污染产业转移风险加剧、生态系统退化趋势仍未扭转、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任重道远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树立系统治理观,指导生态宜居乡村政治建设;树立绿色发展观,指导生态宜居乡村经济建设;树立和谐文化观,指导生态宜居乡村文化建设;树立普惠民生观,指导生态宜居乡村社会建设四个方面提出弘扬生态文化保障乡村振兴的对策与建议。同时,从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系统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提出弘扬生态文化保障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文明文化振兴乡村文化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

任国平:湖南城市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政策管理、国际贸易。

尹罡:湖南城市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治理、休闲旅游、旅游开发。

文章目录
弘扬生态文化保障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
  • (一)村容村貌改善,基础设施完善
  • (二)绿色农业优化,资源利用高效
  • (三)环保立法完善,执法监管加强
  • (四)环保意识提升,环保文化发展
弘扬生态文化保障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 (一)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 (二)工业污染产业转移风险加剧
  • (三)生态系统退化趋势仍未扭转
  • (四)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弘扬生态文化保障乡村振兴的对策与建议
  • (一)树立系统治理观,指导生态宜居乡村政治建设
  • (二)树立绿色发展观,指导生态宜居乡村经济建设
  • (三)树立和谐文化观,指导生态宜居乡村文化建设
  • (四)树立普惠民生观,指导生态宜居乡村社会建设
弘扬生态文化保障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 (一)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 (二)系统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产业优势转化
  • (三)逐步形成共治共享格局,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案例
  • (一)安化县弘扬生态文化保障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效
  • (二)安化县弘扬生态文化保障乡村振兴的策略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