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首都推进“双碳”工作进展与2025年形势分析

作者:
陈楠 高雨筠
出版日期:
2025年6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1.7 MB
报告字数:
12841字
所属图书:
中国首都发展报告(2024~202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报告利用PSR模型从压力层、状态层和响应层三个方面构建“低碳发展指数”,对北京市16个行政区及与北京市经济体量相当省市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来看,北京市低碳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压力层和状态层指数居全国第一位,但响应层指数较低。从北京市三大分区来看,北京市中心及副中心城区低碳发展总指数显著高于平原新城和生态涵养区,压力层指数基本呈现生态涵养区>中心及副中心城区>平原新城的特点,状态层指数基本呈现中心及副中心城区>平原新城>生态涵养区的特点,响应层指数基本呈现中心及副中心城区>平原新城>生态涵养区的特点,但三大分区的响应层指数均低于压力层和状态层指数,在低碳发展过程中仍有发展潜力。从低碳发展影响因素来看,技术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政府调控均对北京市低碳发展产生显著积极作用,但在不同分区中的作用显著性存在差异。最后,从优化绿色产业发展布局、调整能源结构、深化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促进绿色化数字化协同转型升级等方面对北京市在“十五五”期间继续推进低碳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北京市低碳发展“双碳”目标

作者简介:

陈楠: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碳经济。

高雨筠: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

文章目录
·研究背景
·北京市碳排放现状
低碳发展指数
  • (一)指数构建
  • (二)北京市与其他省份“低碳发展指数”对比
  • (三)北京市各行政区“低碳发展指数”对比
·北京市低碳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