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农村经济性质的争论——基于“中国经济派”和“中国农村派”的对比分析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年7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大小:
764.95 KB
报告字数:
12896字
所属图书:
20世纪上半期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国化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第一次大革命之后,国内社会、政治等各方面异常活跃,众多关心中国发展前途的人士总结梳理过去的经验教训,探讨未来的道路和方向,企图弄明白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内容、动力和阻力、战略选择和道路选择等。而要阐述清楚这些问题需要确认中国经济的性质,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国,弄清楚中国农村经济性质便成为关键。不可否认的是,这次论战政治性质是十分明显的。学界普遍认为,这次论战最初为关于中国经济性质论战,争论当时中国到底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扩展到中国社会史论战和中国农村经济性质论战,其中中国农村经济性质主要是以《中国农村》杂志为阵地的“中国农村派”学者同在《中国经济》和《益世报》等期刊发文的学者的争论为主。三次论战本质都一样,支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张的学者几乎都是来自共产党阵营,从学术和理论上捍卫中共六大的战略判断。最后,中国农村派编纂了《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获得了广泛支持。在这个过程中,论战双方提升了理论水平,拓展了论战话题的关注度和理论深度,为后来的革命道路选择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生产关系生产力中国农村经济性质“中国经济派”“中国农村派”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争论的概况
第二节 争论的主要内容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土地分配还是资本分配
  • 农村阶层划分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