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精准扶贫实践中的政策执行偏差及其调适

作者:
邢成举 魏程琳 赵晓峰
出版日期:
2019年10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大小:
985.24 KB
报告字数:
8387字
所属图书:
新时代的贫困治理:理论、实践与反思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以X省T县M镇B村相关扶贫政策的执行情况为例,在集中分析精准识别和住房建设两类政策执行过程的基础上,考察精准扶贫实践中的政策偏差及其调适,分析这种政策调适对基层贫困治理的影响,并从政策实践的角度对当前基层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反思。
关键词:

政策执行政策调适精准扶贫政策偏差

作者简介:

邢成举:1984年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反贫困与乡村治理研究,近些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民族研究》、《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魏程琳:河南睢县人,社会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讲师,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政治社会学与城乡基层治理研究。迄今为止,已在全国10多个省份的农村和城市累计驻点调研500多天,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法律科学》《城市规划》《青年研究》《中国乡村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

赵晓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导,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乡村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指导专家、首届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农业转型、贫困治理、新型农民合作社与中国乡村治理研究。

文章目录
·问题提出与研究进路
政策执行基本情况
  • (一)精准识别
  • (二)住房建设
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的原因
  • (一)政策本身的适应性与合理性
  • (二)政策执行者的策略主义
  • (三)个别农户的机会主义
政策执行偏差的调适及其影响
  • (一)偏差调适的表现与动力机制
  • (二)偏差调适的影响
结论与讨论
  • (一)政策执行与基层治理
  • (二)基层贫困治理的原则性与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