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反康德主义者眼中的康德

作者:
迈克尔·斯洛特 李家莲 高静
出版日期:
2018年8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大小:
1.06 MB
报告字数:
23595字
所属图书:
德国哲学(2017年下半年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我认为每一种伦理学研究方法或者伦理学理论都应该吸收康德学派的思想,因此,我们所有人都不得不或应该承认,我们受到了康德的创新性的影响,且在许多领域都受到了他清晰的历史观和概念性的道德观的影响。我将要从康德绝对命令和假言命令之间的区别展开讨论,我认为康德是第一位以某种明确的方式来阐述这两者之间区别的哲学家。我将要讨论das Gute(good,善)和das Wohl(well,福)之间的区别,我相信二者的区别使康德有效地发现了“事物的善的状态”这种观点,或至少第一次清楚地认识到了那种观点的含义。我还会讨论,康德对道德内在特性的强调,何以能为美德伦理学和关怀伦理学提供重要启示,甚至也能对结果主义产生影响(尽管较少),因为适当地关注康德就内在生活所说的一切能帮助结果主义者形成并区分他们自己那些自相矛盾的观点。

关键词:

幸福内在性绝对命令假言命令

作者简介:

迈克尔·斯洛特:迈克尔·斯洛特(Michell Slot,1941—),男,美国迈阿密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授。

李家莲:女,哲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院长,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助理、副研究员,剑桥大学、迈阿密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学术访问教授,湖北省伦理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伦理学学会理事,中国价值学会理事,国际价值学会(ISVI)秘书,湖北大学农村社区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英国哲学,主持“近代英国情感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8世纪英国道德情感主义哲学逻辑演进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深化‘文明湖北’建设研究”(湖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共8项,出版《道德的情感之源》(浙江大学出版社)、《道德情感主义》(商务印书馆)等专(译)著8本,用中英文在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Therapy和《哲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世界哲学》《道德与文明》等刊物发表论(译)文80余篇。

高静:高静,湖北大学哲学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绝对命令和假言命令
·善的事物状态
·道德的内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