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25年01月
出版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创新驱动模式研究》一书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探讨新型城镇化、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之间的逻辑关联,提出“低碳创新驱动”概念,建构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创新驱动模式及其理论分析框架,比较分析国外城市化与低碳发展经验,总结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辉煌成就与宝贵经验,并聚焦问题探讨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难题,最后提出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新型城镇化低碳创新驱动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绪论主要介绍了该书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及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突破点与创新之处等内容。
-
2025年01月
出版
本部分主要梳理相关理论,从城镇化、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创新驱动、低碳经济、新质生产力、绿色生产力等理论进行阐释,探讨城镇化、创新驱动、低碳发展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本书研究构建理论基础,并分析这些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可能存在的理论创新点。
-
2025年01月
出版
本部分主要梳理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镇化的演变历程主要包括城镇化起步与波动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前)、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至今)3个阶段。在城镇化起步与波动发展阶段,其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我国经济社会开始恢复发展,城市化开启航程。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其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以政府为主导力量,城镇化进程加快提速;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给城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存在“半城镇化”现象。进入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将“以人为核心”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特别是面向“双碳”目标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生态优先与绿色低碳发展的原则,依托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生产力发展,将丰富的自然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
2025年01月
出版
本部分主要研究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创新驱动内涵、内在机理及其战略意义。立足新发展阶段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高度结合。以低碳发展、创新驱动为基本要求,提出和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创新驱动模式及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2025年01月
出版
根据主体不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低碳创新驱动包括多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型的低碳创新驱动模式,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低碳创新中发挥主导作用,包括制定低碳创新政策、建设低碳基础设施、构建低碳创新文化、推动低碳创新合作等。二是企业主导型的低碳创新驱动模式,突出发挥企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低碳创新主导作用,加大低碳创新投入,开展低碳关键性技术攻关,加大低碳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应用等。三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型的低碳创新驱动模式,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作用,积极建设低碳知识生产源、低碳知识传播平台、低碳科技孵化器、低碳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平台等。四是多元协同型低碳创新驱动模式,即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高校、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低碳创新。
-
2025年01月
出版
基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构建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创新驱动力模型,主要包括外部推力和内部动力两个方面。从外部来看,在国际层面,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化、碳减排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带来的创新挑战与压力,国际贸易中的碳关税和碳壁垒对中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创新产生的压力;在国家层面,主要表现为国家鼓励绿色低碳创新的政策吸引力、提升城镇公共服务等所带来的创新动力;在市场层面,主要表现为绿色低碳产品需求所带来的低碳市场推动力。从内部来看,主要表现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追求低碳技术创新、低碳产品创新所带来的低碳创新内驱力,企业与科研院所等合作形成的低碳创新协同力。
-
2025年01月
出版
本部分主要介绍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德国鲁尔、日本东京、日本九州等典型城市和地区的城市化历程、主要做法和阶段性特征,并比较分析国外典型城市在城市化、创新驱动、低碳转型等方面的重要经验,进而提出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经验借鉴与政策启示。国外经验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启示为,面向生态环境治理、绿色低碳转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基本要求,应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强传统产业转型与城市空间优化、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绿色低碳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等的协同推进,实现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
-
2025年01月
出版
本部分主要探讨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创新驱动与低碳发展的基本现状,总结中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以来在绿色低碳发展、创新驱动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及宝贵经验。从城镇常住人口看,我国城镇常住人口逐步增加。从城镇空间格局看,新型城镇化加快推动了多个城市集群发展,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体的空间格局不断显现。从世界意义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低碳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城镇化的综合效益和发展质量,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
2025年01月
出版
结合中国新型城镇化、创新驱动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等工作实际,在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背景下,中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创新驱动存在许多难题,主要表现为:低碳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政策与机制不够完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对新型城镇化的引擎作用不凸显;产业和能源结构不够合理,传统城镇化存在“碳污同源”问题;创新资源整合不力,社会参与创新水平低;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大,城市生态韧性不足。
-
2025年01月
出版
在当前科技创新提速、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新形势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低碳创新驱动模式,应从规划与政策、技术与能力、产业与能源、转型与创新、社会与服务、环境与空间等多层面,采取科学有效的发展路径与对策措施。一是在规划与政策层面,完善低碳创新规划与政策,加快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二是在技术与能力层面,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是在产业与能源层面,推动产业转型与提升韧性,构建现代化低碳产业体系。四是在转型与创新层面,先立后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城镇低碳能源发展模式。五是在社会与服务层面,加强资源整合与社会参与,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布局。六是在环境与空间层面,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构建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