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陈文胜

  • 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 简介:

    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的“乡村政治伦理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湖南省“五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农村发展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湖南省重大决策咨询智囊团专家,《中国乡村发现》主编,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湖南省中国乡村振兴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主要从事“三农”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15项,其他项目28项。出版专著7部、合著7部、编著60余部;在《求是》《政治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20余篇;研究报告获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11人次、省部领导肯定性批示70余人次,15项成果进入湖南省委、省政府决策。研究成果获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代表作《论大国农业转型》《论中国乡村变迁》均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论大国农业转型》被翻译为英文和阿拉伯文、《大国小村》入选中央组织部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读物,并相继出版英文版、法文版、哈萨克文版。

  • 图书
  • 文章
  • 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22)
    陈文胜 主编 2022年07月出版
    本书立足于湖南传统农业大省的省情,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为主线,对湖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2021年湖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推进湖南乡村振兴亟待破解六大现实问题。因此,本书提出了全面推进湖南乡村振兴的基本对策。本书还以湖南大湘南地区的永州市、郴州市、衡阳市、娄底市及其典型县为依托进行了调研,撰写四市的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同时还选择部分典型村庄进行调研并撰写了相应的调研报告,力图全面反映湖南推进乡村振兴的各个侧面图景。
  • 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18)
    王文强 陆福兴 陈文胜 编著 2018年08月出版
    本书对湖南2017~2018年乡村振兴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湖南乡村振兴的基本建议。同时,对湖南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建设、湖南省千村调研范围的乡村振兴、湖南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对郴州市农业农村发展、郴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等进行了案例研究。本书通过总报告、调研报告和案例研究等,第一次对湖南乡村振兴进行了多视角的审视,注重调研,贴近实践,对当前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 湖南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2017)
    王文强 陆福兴 陈文胜 编著 2017年08月出版
    本书研究了湖南省2016~2017年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其中特别选择资兴市作为个案,推介其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通过研究湖南省市县三级推进精准脱贫、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典型案例,对农业大省如何夯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拓展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进行了理论探索。本书是对湖南城乡一体化实践进行跟踪研究的成果,展示了农业大省湖南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和创新路径,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和理论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 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19~2020)
    王文强 陈文胜 主编 2020年11月出版
    本书对2019年以来湖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主要进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当前湖南乡村振兴的基本态势是:扶贫工作由超常规治理向常规治理转变,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供给由对贫困地区的特惠向城乡融合的普惠转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结构调整向全产业链融合转变,农民增收由依赖传统路径向激发新动能转变,乡村治理由注重管理服务向多元共治转变;基于这种判断本书提出了推进湖南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 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21)
    陈文胜 主编 2021年11月出版
    本书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为主线,对湖南2021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取得的成效、问题、对策进行了研究。本书认为,2021年湖南以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为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形成新格局;以精细农业发展为突破,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首要任务;以“六个全覆盖”乡村建设为关键,补齐农村全面小康短板;以绿色乡村为目标,逐步进入宜居宜业新发展阶段;以“三治融合”乡村善治为要求,探索农村高效能治理长效机制;以乡村文化兴盛为方向,赋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内在动力;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原则,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了农业大省全面乡村振兴的良好开局;分析了湖南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 衡阳市2022年乡村振兴研究报告
    2022年07月 出版
    衡阳市立足丘陵山区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农业引领区;突破惯性思维,不拘一格使用发展乡村人才;敬畏乡愁,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激发农民自主行动,建设美好家园;以标准化治理推进城乡治理一体化创新。但也面临区域分工不清晰、产业特色不明显,农产品加工水平较低、产业融合不理想,思想观念与乡村振兴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衡阳市要进一步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当全面优化农产品区域结构,培育壮大区域公用品牌;建立湘南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充分发挥衡阳区位优势;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农村产业集群发展;突出实用性人才选拔使用,构建乡村振兴人才梯队;以规划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农业农村改革盘活资源,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 郴州市2022年乡村振兴研究报告
    2022年07月 出版
    郴州市对标“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全力打造“一级六区”,立足本土资源优势和特色农业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但也面临城乡融合要素供给与支撑不足、地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发展亟待升级、传统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融合亟待加强、林地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的问题亟待解决、农业社会化服务专业供给短板亟待补齐等挑战。因此,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夯实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郴州市需要以区域战略规划为引领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以打造公共品牌助力特色农产品品牌化高端化、以地域特色文化赋能美丽乡村建设、加强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着力补齐农村社会化服务短板。
  • 娄底市2022年乡村振兴研究报告
    2022年07月 出版
    娄底市坚持多措并举固成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强地方特色产业链,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着力选优配强带头人,激活干事创业“动力源”;趟出内外兼修新路子,推动乡村建设“持久美”;创新网格治理好模式,撑起共建共享“大格局”。但也面临乡村振兴规划有待城乡一体,特色农产品有待差异化竞争、社会化服务有待进一步升级、盘活土地要素有待解放思想等方面的挑战。当前,娄底市推进乡村振兴还需要在城乡规划方面更加注重地域特色与一体化设计相结合,在农业品牌发展方面更加注重共性提炼与特色凸显相结合,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更加注重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在农村土地改革方面更加注重底线思维与“放活”思路相结合,在财政投入政策方面更加注重政策“有没有”与使用“好不好”相结合。
  • 常宁市2022年乡村振兴研究报告
    2022年07月 出版
    常宁市把乡村振兴与各项工作统筹结合、一体推进,以农村基层群众工作标准化激发农民内生动力,以油茶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突出瑶乡文化、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推行“三三模式”防范返贫致贫,全市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得到巩固,全面乡村振兴迈出实质性步伐、初步见到成效。但是,全市乡村振兴也面临着特色品牌建设不力、农产品加工业集聚效应不足、特色文化挖掘开发深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链偏短等突出问题和挑战。要实现乡村振兴新的发展,常宁市应当坚持规划先行,着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发展特色小镇和园区经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发展,不断激发基层和农民的主动性,推动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 隆回县2022年乡村振兴研究报告
    2022年07月 出版
    隆回县坚持“四个不摘”要求,赓续脱贫攻坚精神,真抓实干,立足实际,探索精准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脱贫底线,建立县乡村文明实践网络,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因地制宜施策,多途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挥资源优势,实现特色产业规模、档次同提升,各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临县乡村空间规划有待全面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城乡一体、特色优势农产品有待进一步品牌化、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有待跨界融合、村与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亟待解决等方面的挑战。因此,隆回县推进乡村振兴还需要在优化城乡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培育壮大本土品牌、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乡村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 武冈市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研究报告
    2022年07月 出版
    武冈市在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一体化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全面促进城乡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武冈“样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但武冈市在新形势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面临区域交通条件改善、农产品品牌建设、产业集聚效应发挥、民居风格统一及古城保护开发等挑战。本文从空间规划编制、城镇承载力提升、产业发展赋能、古城保护开发和农村土地综合改革五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武冈市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建议。
  • 嘉禾县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研究报告
    2022年07月 出版
    嘉禾县为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全面统筹城乡发展,自2010年起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经过10余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可喜成就,形成了具有湘南特点的有益经验,为湖南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嘉禾模式。近年来,围绕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推进城乡融合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嘉禾县在新形势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本报告从规划引领、优化治理、深化改革、建强载体、藏富于民视角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嘉禾县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建议。
  • 江永县2022年乡村振兴研究报告
    2022年07月 出版
    江永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瑶乡文化特色,围绕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总目标,大力推进特色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以文化赋能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创新基层治理,走出了符合县情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着顶层设计战略性实效性不强、优质特色产品效益发挥不好、电商产业融合发展不足、特色文化区域核心竞争力不够、城乡治理有待标准化和规范化等问题和挑战。着眼推进全县农业农村现代化,江永需要进一步摆脱脱贫攻坚的惯性思维,以规划设计引领城乡风貌与布局,推进特色品牌分类向中、高端化发展,促进电商与农村社会化服务融合发展,不拘一格打破乡村人才瓶颈,以文化品牌增添乡村建设成色,以屋场村民小组为单元夯实乡村振兴基层。
  • 益阳市赫山区天成垸村餐饮业调研报告
    2022年07月 出版
    本文梳理了益阳市赫山区天成垸村餐饮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其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对湖南省乡村餐饮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乡村餐饮业发展需系统整合乡村餐饮资源,合理规划发展方向;利用信息化平台,推进数字化转型;深刻剖析消费需求,牢牢把握市场动向;促进休闲农业发展,促进休闲农业+餐饮共同发展。
  • 常德市鼎城区双桥坪镇兴国寺村乡村治理调研报告
    2022年07月 出版
    常德市鼎城区双桥坪镇兴国寺村采取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新乡贤助力乡村治理、“自治、德治、法治”的三治模式,创新了乡村治理模式。但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也存在基层党组织能力薄弱,村干部工作队伍不够完善,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自治、法治、德治在乡村治理中力量有所欠缺等问题。需要依照乡村治理的目标和原则,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完善村干部组织体系建设、完善就业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来解决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