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张开云

  • 机构:
  • 简介:

    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学科带头人,广东省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广东省减贫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保障与贫困治理、社会治理与乡村治理、乡村发展与乡村振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10多项,其他各类课题30多项。主编或编著有《社会保障学导论》等多部。在《人民日报》理论版、《中国行政管理》、《学术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或观点摘要。

  • 图书
  • 文章
  • 广东减贫治理:理论诠释、基本经验与未来路径
    张开云 赵梦媛 李倩2023年11月出版
    本书从宏观层面梳理了广东减贫治理的历史脉络与历史成就,对广东减贫治理的成功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路径。本书从理论层面对广东减贫治理成功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解释范式,即多重机制协同减贫模式。同时,本书重点围绕广东减贫治理实践中党建扶贫、消费扶贫、相对贫困治理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大理论与现实议题,从理论与实践角度分别梳理了广东在这些方面的实践样态和基本经验,并系统阐述了面临的问题及未来路径选择。可以说,广东减贫治理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样本,为中国其他地方、世界其他国家推动减贫治理事业提供了经验参考和方案借鉴。
    关键词 :  广东扶贫工作概况
  • 广东减贫治理研究导论
    2023年11月 出版
    广东是中国减贫治理先行先导与示范引领省份,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减贫治理问题,先后实施了山区开发扶贫、八七扶贫攻坚、十年扶贫开发规划、扶贫开发“双到”和全面精准脱贫攻坚战略,紧紧围绕“扶持谁”“谁来扶”“如何扶”“如何退”四个核心问题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形成党建扶贫、消费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维减贫路径与方式,靶向瞄准,精准施策。本文介绍了广东减贫治理研究的背景、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广东减贫治理基本历程与精准脱贫历史成就
    2023年11月 出版
    由于研究角度、划分标准的不同,学者对中国减贫历程与阶段划分虽然未能取得共识,但基本大同小异,遵循了政策演变规律和减贫治理实践特征。学者的相关研究为广东减贫历程的梳理与阶段划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与减贫治理工作,把扶贫开发与减贫治理内化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统筹推进,在全国最早创新实践“双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减贫)模式,建立区域间的对口帮扶机制与工作体系,综合推动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有效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了农户的生计能力,消除了绝对贫困,缓解了相对贫困,取得了广东减贫史上最好成绩,走出了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减贫治理之路。
  • 多重机制协同减贫治理模式:理论基础、实践样态与逻辑机理
    2023年11月 出版
    在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阶段,广东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系列论述为指引和根本遵循,精心统筹和有效推进,不仅使粤东西北贫困村如期实现脱贫,还帮助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取得了显著的减贫成就,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了具有广东特色的减贫治理模式,即多重机制协同减贫治理模式。要深入剖析广东减贫治理成功的“密码”,就要全面解析广东减贫治理模式,回答三个问题,即广东多重机制协同减贫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多重机制协同减贫治理模式实践中有哪些主要的实践工具,呈现怎样的实践样态?广东减贫治理模式中多重机制的作用及其协同互嵌机理是什么?
  • 广东减贫治理的基本经验、挑战与未来路向
    2023年11月 出版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收官,广东减贫治理进入了后脱贫时代,减贫核心是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及构建高质量治理体系。广东必须提前深入研究,科学研判新时代新形势下贫困的演化趋势及可能的致贫风险点,积累减贫经验,增加知识存量,为相对贫困解决提供新思想和新路径。同时,要及时梳理和提炼广东减贫治理的经验,为全国、全球高质量减贫贡献广东方案和广东经验,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迈向共同富裕之路。
  • 相对贫困治理:广东实践、基本经验、难点与治理路径
    2023年11月 出版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颁布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也为全社会同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注入了新的活力。绝对贫困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减贫治理的终结,在新发展阶段,以地区产业发展不稳定、就业质量不高、人民生活质量悬殊等为表现的相对贫困问题仍客观存在,并贯穿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作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致力于相对贫困治理的先行地区,广东在遏制区域性相对贫困问题、满足相对贫困人口发展型需求等方面开展了多维且丰富的政策实践,形成了较为有效的相对贫困治理经验。这些既有成果为未来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相对贫困治理、走出中国特色减贫治理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理论经验与参考方案。
  • 党建扶贫:作用机理、实践评估、基本经验与未来路向
    2023年11月 出版
    后脱贫时代对可持续脱贫、稳定脱贫存在的风险不能掉以轻心。尽管党建扶贫取得巨大成就,返贫防控和治理新型贫困仍是需要关注的重要任务,需要特别关注接近建档立卡标准的“贫困边缘户”和脱贫后生计资本与能力不够强的“脆弱群体”或“易返贫群体”。本文基于对广东党建扶贫实践的调研考察,厘清和回应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党建扶贫内涵及党建扶贫的作用机理是什么?二是如何评价党建扶贫成效?三是党建扶贫实践形成了哪些基本经验?四是如何进一步提升党建扶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 消费扶贫:理论基础、实践样态、多重困境与未来路向
    2023年11月 出版
    学界研究为深入认识和推进消费扶贫奠定了基础,但对消费扶贫的理论基础研究不多,对省域中观层面消费扶贫实践样态进行梳理的成果也不多见,未来发展思路还有待深入讨论。本文以广东为研究现场,梳理消费扶贫的理论基础,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描述消费扶贫实践样态,深入剖析消费扶贫实践困境,并提出未来发展路向,推动消费扶贫高质量发展,助力区域协调发展、迈向共同富裕。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多维逻辑、基本经验、难点与未来路向
    2023年11月 出版
    学界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衔接难点与衔接路径等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和探索,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看到,学者的讨论和分析基本是以“全国”为考察现场展开的,在省域层面结合地方实践进行具体、系统分析的成果不多。学界多集中讨论衔接的难点和路径,对有效衔接的学理逻辑分析不够,导致对存在问题的根源性与实践性认知不充分,从而使得所提出的衔接路径的理论与实践支撑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基本没有梳理总结省域层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样态与经验的研究成果。这些不足不利于系统认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和推动政策经验的扩散。为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广东为考察现场,深入解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多维逻辑。同时,基于广东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的丰富实践和有益探索,梳理总结广东经验,进而结合当前实际,剖析有效衔接面临的难点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路向,为全国其他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参考和借鉴。
  • 从“贫困村”到“明星村”:连樟村蜕变记
    2023年11月 出版
    连樟村曾经是一个信息闭塞、产业单一、环境脏乱差、村里年轻劳动力少的贫困村。2016年,连樟村被确定为省级相对贫困村,村党总支部也被列入年度整顿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017年,村党总支部顺利脱掉“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后进帽子后,全村开展新农村建设,靠深化农村市场化改革点亮了致富之路。2019年,连樟村55户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有劳动力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到1.3万元。连樟村的“蜕变”模式是否能让其他农村地区实现扶贫脱贫和城乡融合发展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