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18年10月
出版
2017年是“中央企业党建工作落实年”,国有企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本报告围绕十八大以来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宏观背景、战略部署、实践逻辑、探索特色、突出挑战和对策建议等若干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需要秉持鲜明的问题意识,更好地实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机统一,为此要增强党建自觉性和主动性,注重一致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科学确定党委作用的内容和方式,加强国有企业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
2021年01月
出版
2019年是中央企业基层党建推进年。本报告围绕2019年国有企业基层党建推进的实践主题、战略部署、主要进展、实践特色、突出挑战和对策建议等若干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融合的基础上,需要不断推进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相融合,努力达成“两个融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报告认为,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在整体上获得强力提升的同时,存在发展不平衡、形式主义、理论有待深化和党务干部队伍有待优化等一系列问题。为深入推进国企基层党建实践,报告提出进一步增强国企党建的政治和理论认同、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形式和完善党务干部队伍成长机制等对策建议。
-
2022年04月
出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一般是指达到世界先进、前沿和发达水平的发展状态和发展过程,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经济现代化道路或者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成功模式。先发现代化国家的经验虽然对后发国家的道路选择具有借鉴意义,但一国选择什么样的经济现代化道路,生搬硬套是不可行的,首要考虑的应是本国的基本国情。找到成功的经济现代化道路,一定是基于符合其基本国情的探索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基本经济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进行科学判断,对经济发展理念和思路做出及时调整,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了对经济现代化规律的认识,系统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指导原则、发展阶段、增长理论、战略路径、动力模式,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现代化奠定了全面系统的理论基础,是新时代指引中国经济发展、推进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指南和根本遵循。
-
2022年04月
出版
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理论、经济战略和政策体系都面临着创新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任务。与已有研究强调新发展格局“双循环”的属性不同,本文更加强调新发展格局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进入到新发展阶段后的高水平的自强自立,尤其是本文对新发展格局给出了一个经济现代化,也可以说是工业化的全新视角。基于经济现代化视角,本文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战略内涵和政策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认识和建议。从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进入到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与现代化新阶段相适应的经济现代化路径。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路径而探索的、以自立自强为本质特征的、突破“依附性”、具有“替代性”的一种经济现代化模式。新发展格局是一种充分利用大国经济优势、围绕自主创新驱动经济循环畅通无阻的经济现代化战略。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内涵看,作为一种经济现代化战略,它顺应了全球经济环境呈现出的全球化强势逆流变局、科技和产业创新呈现出加速“革命”新局、国际经济力量正在呈现深刻调整格局等世界大变局的环境变化,充分利用了新发展阶段下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已经到了经过量的积累、开始进行质的突破的关键时期的各方面条件,深刻把握了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十分突出、发展质量亟待提高的关键问题,其战略的核心内涵是高质量工业化,也就是实现从成本驱动、出口导向、高速度工业化向创新驱动、内需导向、高质量工业化的转变,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政策体系看,需要在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下,加快形成一种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改革与管理有效协同、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有效配合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尤其是形成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效协同的宏观调控体系、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有效协同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
-
2023年07月
出版
产业体系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浙江省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居于全国前列,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新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将为浙江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不竭动力。本文从产业结构、民营经济、块状经济、平台经济等方面分析了浙江省产业体系的现状,总结了浙江省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的经验,指出了浙江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的未来着力点,并探讨了浙江省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对全国共同富裕的模板效应和推动作用。
-
2023年03月
出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0月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为了更好地赓续国有企业这个光荣传统,更好地筑牢国有企业的这个“根”和“魂”,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这个独特优势,我们2018年出版了第一部《国有企业党建发展报告》蓝皮书,迄今已经连续出版五本。《国有企业党建发展报告》蓝皮书尝试从研究角度反映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进展情况,致力于推动新时代国企党建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自蓝皮书问世以来,得到了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宣传和研究国有企业党建的理论阵地,成为服务广大国企党建实务工作者和国企党建理论研究者的重要平台。《国有企业党建发展报告(2022)》聚焦党的二十大,努力集中呈现2022年国企党建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探索成果。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有经济研究智库课题“国有企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研究”的一项阶段性成果。本书在策划、调研、组稿和出版过程中,得到国开投、国网、中建、航天科工等国有企业党建部门的热心帮助,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有经济研究智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等单位的鼎立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企业党建研究院具体承担了蓝皮书的通联和编辑工作,对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
2015年11月
出版
在世界范围“第三次工业革命”不断拓展、全球投资贸易秩序加速重构,以及中国全面改革日益深化、“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积极推进的大背景下,“十三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功能、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都将发生深刻的转变。“十三五”及未来更长时期,工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将逐步由过去粗放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和模仿创新转向精益化生产和自主创新。工业发展战略的重点是提高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积极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工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工业增长由人力资本和物质要素总量投入驱动向知识、技能等创新要素驱动转型,构建产业结构合理、技术水平先进、生态环境友好、附加价值高、创造高质量就业的现代产业体系。
-
2018年04月
出版
本文进行了构建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科学的40年探索。首先,本文介绍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企业管理学的指导地位。其次,本文论述了是重视企业改革、管理与发展的系统性,深入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最后,本文介绍了跟踪学术前沿性、不断创新管理理论。
-
2017年11月
出版
本报告沿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指标评价体系,对中国企业300强、国有企业100强、民营企业100强、外资企业100强、16个重点行业企业以及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中国企业社会责任2016~2017年度的最新进展,评价中国企业年度的社会责任管理状况和社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
-
2017年11月
出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民营企业成为近年来经济发展领域的亮点,民营企业对我国GDP贡献率高达60%以上,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新增就业的90%在民营企业,来自民营企业的税收占比超过50%,积极推进民营企业践行在市场、社会、环境方面的责任,对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战略意义。本报告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国民营企业100强的社会责任管理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进行评价,以把握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阶段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