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和平不只是没有战争”——西德与美国和平主义者的意见交流(1979—1987)

作者:
范继敏
出版日期:
2020年3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大小:
1.2 MB
报告字数:
24698字
所属图书:
走向欧洲命运共同体之路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979年12月12日,北约布鲁塞尔外交与国防部长特别会议通过了双重决议:追求战区核力量战区核力量(Theater Nuclear Forces,TNF),根据《牛津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theater”词条复合名词第三项(C3)的解释,在作为形容词修饰核武器时,theater指核武器专门用于欧洲战场,区别于洲际核武器或战略核武器。因此,战区核力量主要涉及中程弹道导弹、部分短程弹道导弹和部分巡航导弹,包括苏联和北约部署的用于欧洲战场的核武器。现代化,同时提议与苏联进行军备控制谈判。具体而言,为满足北约的威慑与防务需求,平衡、限制苏联“战区核力量”优势主要指苏联从1977年开始部署的SS-20导弹。SS-20导弹,一种中程弹道导弹(IRBM),射程可达3000英里(约4828公里),参见《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Ballistic missiles”词条。,一方面,“通过在欧洲部署美国陆基系统,将北约的远程战区核力量(LRTNF)现代化,包括将会取代现役美国潘兴Ⅰ-A的108架潘兴Ⅱ导弹发射器,以及464颗陆基巡航导弹(GLCM)”,提高北约战区核力量的灵活反应能力,也为跟苏联进行战区核力量谈判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向苏联提议尽快开启远程战区核力量谈判,以使“双方在较低层级的核武器层面达成一种更稳定的全面核平衡”,美国和苏联的某些长距离战区核系统都在谈判之列。Special Meeting of Foreign and Defense Ministers(The “Double-Track” Decision on Theatre Nu-clear Forces),12 Dec.1979,NATO e-Library-Official textsChronological),https://www.nato.int/cps/en/natohq/official_texts_27040.htm?selectedLocale=en2,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4月16日。对于参会的各位部长而言,这一决议可谓一箭双雕,然而,在西欧民众看来,这意味着欧洲境内将会部署更多的核武器,大大增加了在欧洲打一场有限核战争的可能性。西欧各国民众掀起了一场遍及社会各阶层的和平运动,在处于冷战前沿地带的西德,和平运动的声势最为浩大。

关键词:

美国西德和平主义者意见交流和平运动

作者简介:

范继敏:范继敏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专业2018级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引言
西德和平运动:阶段、组织与过程
  • 1.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和平运动(1979年12月至1983年11月)
  • 2.和平组织从长规划和平目标(1983年11月至1987年12月)
西德与美国和平主义者之间的意见交流
  • 1.现实批判与和平抗议的实践经验(1979—1983)
  • 2.问题意识与不断充实的和平内涵(1983—1987)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