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没有黑格尔就没有达尔文”——《快乐的科学》第五卷第357则格言的语境阐释

作者:
维尔纳·施泰格迈尔 韩王韦
出版日期:
2022年3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大小:
1.22 MB
报告字数:
31130字
所属图书:
德国哲学(2021年卷)总第40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尼采与达尔文/达尔文主义的关系长期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尼采在回应“什么是德国的”这个问题时,超越了瓦格纳狭隘的民族主义视野,把自己的目光从德国转向了欧洲,同时也转向了一种哲学上的进化思想;此外,尼采还通过分析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叔本华,试图把达尔文/达尔文主义纳入自己对德国观念论的理解当中来。
关键词:

尼采黑格尔达尔文达尔文主义《快乐的科学》

作者简介:

维尔纳·施泰格迈尔: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哲学研究所荣休教授。

韩王韦:韩王韦(1982~ ),山西运城人,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文章目录
·进化性的哲学思考
受限的视域:哲学的德国与哲学的欧洲
  • 1.莱布尼茨:“意识只是表象的一种偶然属性。”(《快乐的科学》,KSA第3卷,第598页)
  • 2.康德:“他给‘因果关系’这一概念打上了巨大的问号。”(同上)
  • 3.黑格尔:“没有黑格尔就没有达尔文。”(《快乐的科学》,KSA第3卷,第598页)
  • 4.叔本华:“绝对诚实的无神论。”(《快乐的科学》,KSA第3卷,第600页)
·良知的改善作为“泛欧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