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由于宪政失败,国家政治不上轨道,造成相当程度的社会失序状态。政治社会失序,道德失坠必亦随之。当时对此表示愤懑或忧虑者甚多。自然,不满意以共和国代替清朝的人,如康有为、严复等辈,对此更加敏感。康有为说:“今吾国以共和为名,而纲纪荡尽,教化夷灭,上无道揆,下无法守,一切悖理伤道、可骇可笑之事,万百亿千,难以条举。”《忧问一》,原载《不忍》第1册,见《康有为全集》第10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22页。彼且痛愤道:“若夫人心之陷溺,廉耻之扫地,狡诡贪诈,险诐重悂,何以礼义为?财多而光荣,甚至父子、夫妇、兄弟、六亲之间,以谋诈相施争利而舍弃。乃至以进士入官,而父丧不服,旬日而挟妓高歌。若夫盗嫂蒸奸,鸟兽行而内外乱,不可复言也。日言公益则借公益以肥己,日言公德则借公德以行暴。钻营奔竞,反复盗窃,藐不知耻,恬不为怪。故两年来据势力者,得以金钱禄位鞭笞天下,散买党徒,人人欲救死求啖食之不暇,禽息鸟视。昔人言晦盲鄙塞坏乱极于五季,岂知有如今日之中国哉?”《参议院提议立国之精神议书后》,原载《不忍》第9、10册,见《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203页。总之,在他看来,“盖自羲、轩、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化,一旦而尽,人心风俗之害,五千年来未有斯极”。《〈中国学会报〉题词》,原载《不忍》第2册,见《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