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新旧思想冲突之聚焦

作者:
耿云志
出版日期:
2022年6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大小:
1.86 MB
报告字数:
16887字
所属图书:
五四运动与民族复兴(全2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民国初年,由于宪政失败,国家政治不上轨道,造成相当程度的社会失序状态。政治社会失序,道德失坠必亦随之。当时对此表示愤懑或忧虑者甚多。自然,不满意以共和国代替清朝的人,如康有为、严复等辈,对此更加敏感。康有为说:“今吾国以共和为名,而纲纪荡尽,教化夷灭,上无道揆,下无法守,一切悖理伤道、可骇可笑之事,万百亿千,难以条举。”《忧问一》,原载《不忍》第1册,见《康有为全集》第10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22页。彼且痛愤道:“若夫人心之陷溺,廉耻之扫地,狡诡贪诈,险诐重悂,何以礼义为?财多而光荣,甚至父子、夫妇、兄弟、六亲之间,以谋诈相施争利而舍弃。乃至以进士入官,而父丧不服,旬日而挟妓高歌。若夫盗嫂蒸奸,鸟兽行而内外乱,不可复言也。日言公益则借公益以肥己,日言公德则借公德以行暴。钻营奔竞,反复盗窃,藐不知耻,恬不为怪。故两年来据势力者,得以金钱禄位鞭笞天下,散买党徒,人人欲救死求啖食之不暇,禽息鸟视。昔人言晦盲鄙塞坏乱极于五季,岂知有如今日之中国哉?”《参议院提议立国之精神议书后》,原载《不忍》第9、10册,见《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203页。总之,在他看来,“盖自羲、轩、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化,一旦而尽,人心风俗之害,五千年来未有斯极”。《〈中国学会报〉题词》,原载《不忍》第2册,见《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17页。

关键词:

作者简介:

耿云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会长、胡适研究会会长、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理事长等职。辽宁海城县人。毕业于辽宁大学哲学系,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近代史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政治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尤以思想史研究为主。著述20余种。主要著作有:《胡适研究论稿》、《胡适年谱》、《胡适新论》、《蓼草集》、《蓼草续集》、《耿云志文集》、《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等;合著有:《中华民国史》第1卷(上、下)、《梁启超》、《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等;编有大型学术资料书和工具书《中华文化辞典》(第一副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42卷,主编)、《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9卷,主编)等。发表论文和文章二百余篇,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胡适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论清末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孙中山与梁启超——中国现代化的选择》、《五四新文化运动再认识》、《中国新文化的源流及其趋向》等数十篇,其中有多篇被翻译成英文。20世纪90年代初创立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室,该室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批重点学科。相继主持并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近代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与实践”、院重大课题“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等。目前正主持编写多卷本《中国近代思想通史》。

文章目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