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京沪文化差异与新文化运动

作者:
熊月之
出版日期:
2022年6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大小:
1.84 MB
报告字数:
9891字
所属图书:
五四运动与民族复兴(全2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洪波涌起,风雷激荡,直接导因是陈独秀等人倡导的新思想、新文化、新伦理、新道德,与中国原有思想、文化、伦理、道德发生冲突。新思想、新文化、新伦理、新道德的来源,远者为欧美、日本等西方世界,近者为上海等口岸城市。新的思想、文化、伦理、道德在口岸城市传播、滋生、繁衍,自非一日之功,也曾与中国原有的思想、文化、伦理、道德发生过矛盾,产生过冲突,但那都是局部性、暂时性的,五四时期之所以会形成“运动”并且其影响广远而持久,重要原因是京沪文化的巨大差异与矛盾,两地人员与信息的对流,新旧不同的思想、文化、伦理、道德持续地对流、对垒,并且这些因五四政治运动而扩散到全国。

关键词:

作者简介:

熊月之: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复旦大学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海史。

文章目录
·文化趋新与守旧
·龋龋先行与后续光大
·历史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