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协同

作者:
李秀芳 王鑫
出版日期:
2022年11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大小:
797.21 KB
报告字数:
22639字
所属图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协同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者为达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各种方式和手段,主要包括理论教育法(灌输法)、实践锻炼法、榜样示范法、自我教育法、比较鉴别法、咨询辅导法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因时、因地、因境发生变化,尤其是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有亲和力地开展育人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而这一工作要围绕人的思想变化和接受规律来开展。同时,不同类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育人优势不同,有的擅长通过课堂进行理论灌输;有的擅长通过学习生活辅导对学生产生情感浸染;有的擅长将育人理论融入各类不同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影响;有的则擅长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具体工作中,通过与学生的交往让学生自己意识到价值取向。

关键词: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协同

作者简介:

李秀芳: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能力。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史、国际冷战史等教学和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课题多项,编写学术著作多部,多篇论文获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王鑫:中共党员,法学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工部、研工部副部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青联委员、“阳光学者”、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曾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高校辅导员论坛论文一等奖等荣誉。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校德育管理等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承担多项思想政治教育类课题,公开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论”
  • 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体的灌输“主渠道”
  • 不断丰富和发展“灌输法”的时代内涵
  • 将“灌输法”有效拓展至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论”
  •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情感催化作用
  • 增强大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能力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盐论”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何是“盐”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加“盐”
  • 如何引导大学生将“盐”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