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协同

作者:
李秀芳 王鑫
出版日期:
2022年11月
报告页数:
32页
报告大小:
866.7 KB
报告字数:
25223字
所属图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协同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度关注“为谁教育人”“怎样教育人”“教育怎样的人”等核心问题,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对学生“讲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讲”“应当如何讲”等话语问题上尚缺乏系统性的论断。虽然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教授什么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把握,然而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依然面临着“有理说不出”“有理说不清”“有理传不开”的尴尬局面。同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元性,不同主体在开展教育过程中话语目标是否一致、话语内容是否互补、话语效力是否相互印证等问题仍待深入解答。因此,在正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协同方面尚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应科学把握话语协同的原则与特征,积极探索话语协同的实现路径,从而更为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予以广泛、持续、有效的传播。
关键词: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协同

作者简介:

李秀芳: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能力。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史、国际冷战史等教学和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课题多项,编写学术著作多部,多篇论文获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王鑫:中共党员,法学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工部、研工部副部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青联委员、“阳光学者”、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曾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高校辅导员论坛论文一等奖等荣誉。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校德育管理等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承担多项思想政治教育类课题,公开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协同存在的问题
  • 话语协同滞后,难以产生实效
  • 话语协同矛盾,造成认识混乱
  • 话语协同自洽性不足,育人力量抵消
  • 话语协同科学性不足,融合度低下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协同的原则与特征
  • 话语协同的原则
  • 话语协同的特征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协同的实现路径
  • 发挥各类育人主体优势,实现话语内容协同
  • 整合各类育人主体关切点,实现话语目标协同
  • 改革各类育人主体平台,实现话语形态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