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9月20日至1920年3月6日,在胡适的建议和策划之下,杜威(John Dewey)在北京大学公开讲演“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十六讲,以下简称“政治哲学”讲演)。据《晨报》、《北京大学日刊》及The Correspondence of John Dewey(Vol.3,edited by Larry Hickman,Barbara Levin,Anne Sharpe,and Harriet Furst Simon,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99-2004;Electronic edition,Charlottesville,Va:InteLex Corporation,1999-2004.包括Volume 1,1871-1918;Volume 2,1919-1939;Volume 3,1940-1953),可知各讲演时间为:第一讲,1919年9月20日;第二讲,9月27日;第三讲,10月4日;第四讲,10月18日;第五讲,10月25日;第六讲,11月1日;第七讲,11月15日;第八讲,11月22日;第九讲,12月6日;第十讲,12月13日;第十一讲,1920年1月17日;第十二讲,1月24日;第十三讲,1920年2月14日;第十四讲,1920年2月18日;第十五讲,1920年2月28日;第十六讲,1920年3月6日。其间,1919年10月6—14日,杜威赴太原;11月2—11日,赴奉天;12月24日至1920年1月2日,赴山东。回程时在天津停留。1月14日前后,回京。这是杜威生平头一次就政治哲学做出系统的论述,也是诸多在华讲演之中杜威唯一考虑过出版英文版的讲演。1920.04.22(04884):John Dewey to John Jacob Coss Dewey,The Correspondence of John Dewey,Vol.2.下引杜威相关英文信件,俱出于此,不再一一注明。杜威在此信中询问John Jacob Coss是否有兴趣出版《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得到了后者的热烈回应[1920.06.10(04885):John Jacob Coss to John Dewey]。但此书英文版最终并未出版。据胡适回忆,在每次系列讲演之前,杜威会用打字机打出一份英文讲稿,并提前交给口译者参考,口译者在讲演现场进行口译,记录人记录下来后,再参照原稿校对一遍,继而发表至报刊上。胡适:《杜威在中国》,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2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425、426页。长期以来,研究者一直认为杜威在华讲演的英文原稿已全部散佚,仅有中文记录稿留存。直到前几年,江勇振才首次发现了“政治哲学”讲演八次完整的英文原稿,即第一至第四讲、第十至第十二讲、第十六讲。原稿名“Social Pol Phil”,收入Articles and Manuscripts,Surname Remain to be Verified,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胡适档案,档案号:E0087-001。美国最权威的《杜威全集》(The Collected Works of John Dewey,Vol.38,edited by Jo Ann Boydston,Electronic Resource,Charlottesville,Va:InteLex Corporation,1996)也未收录这份讲演稿。最近,笔者又新发现了第五、六讲的四页残稿。第五讲两页残稿,见Articles and Manuscripts,Surname Remain to be Verified,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胡适档案,档案号:E0088-001。第六讲两页残稿,见胡适档案中同名文件,档案号:E0087-001。以下所引英文原稿,或以夹注标出“原稿第某讲”,或注出英文原文。原稿有不少拼写错误和缩写,本文将拼写错误改正,缩写则一仍其旧。第五、六讲集中论述了“共同生活”理论。这一理论反映了杜威对于民主的独特理解,是其民主思想从《民主与教育》(1916年)发展至《公众及其问题》(1927年)的中间阶段,对于理解杜威的政治哲学来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