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五四运动区域史的研究呈现京沪、沿海、内地和海外等几个区域范围“多点开花”的现象。郭若平、徐文彬:《新世纪以来五四运动研究综述》,《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4期。其中,五四运动内陆地区展开的研究涉及湖北、安徽、江西、河南等地,显得较为分散和薄弱,仍然具有很大的学术空间,急需历史学界的进一步关注和开掘。武汉是内陆地区迅速响应北京五四运动并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中心城市之一。关于武汉地区五四运动的研究,以往研究多就武汉地区学界、商界等不同社会群体和社会力量的表现分别加以叙述,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以田子渝的《武汉五四运动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为代表,该书打破了地方五四运动研究中没有专门史著作的状况。该书第四章第二节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武汉五四运动中学生游行、集会演讲的情况;第三、四节对商界及其他各界的反应进行了简单叙述。除此之外,曾成贵《武汉商界在五四运动中的角色表现再探》(《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周瑶《五四运动在武汉商业广告中的体现》(《武汉文史资料》2011年第8期)、张玉菡《包惠僧与武汉五四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15年第3期)等都或多或少地梳理了五四运动中武汉商界、学界等各社会群体的表现及影响。但未就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效果及其深层次原因等展开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