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五四运动关于五四运动的含义和起止时间,学界多根据李新、胡绳等人的观点,将五四运动分为五四爱国运动(狭义)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广义)两个方面。一般而言,“五四爱国运动”大致从5月4日北京学生发动游行示威开始算起,至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签和约结束(或者至1919年底“闽案”止)。“五四新文化运动”则大致从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起,直到1921年7月中共创立前后止(或者到1923年12月科玄论战)。本文主要探讨狭义层面的五四运动,时间从1919年5月至1919年底,文中一般以“五四爱国运动”来指称,有时也会使用“五四运动”这一称谓。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它引起了学界经久不息的探讨。近百年来,各种纪念、研究五四运动的论著不断涌现,可谓纷呈迭现,不计其数。仅在中国知网上,以“五四运动”为篇名,即能检索到将近2000篇论文。这些研究,涉及五四运动的方方面面,有力地推动了五四运动研究的深入。不过,毋庸讳言,已有的研究论著中存在不少重复研究,创新不够。另外,这些研究中,泛论的不少,基于翔实资料的具体个案研究和区域研究仍较欠缺。比如江西省的五四爱国运动,目前所能检索到的学术论文只有几篇,其余多是通俗性的简短介绍性文章或党史通史中类似大事记的记述。目前能检索到的关于江西五四运动的学术论文有以下几篇:一是殷丽萍的《五四运动在江西》(《江西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该文对江西的五四运动进行全景扫描,简单梳理五四运动的经过,分析了江西五四运动的特点和历史意义;二是陈立明所写《五四爱国运动在江西》(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江西党史资料》第9辑,内部发行,1989),该文对江西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后续活动有更为深入细致的梳理;三是刘善庆所写《陈光远与江西五四运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专门论述了江西督军陈光远在五四运动中的所作所为,论述较为深入;四是詹细佐的《报刊舆论与江西五四运动》(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大学,2012),分析了报刊舆论与江西五四运动的关系;五是李健所写《论南昌的五四运动》(《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该文简单梳理了南昌的五四运动,也论及陈光远的态度,较为简单,无甚新意;六是赵全聪所写《有关五四运动中南昌几个史实的辨正》(《江西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该文对游行日期、路线、人数等细节问题进行了辩证。除此之外,江西省、市、县革命史或党史中,也会对五四运动进行梳理。这些论著,在梳理史实等方面自有其价值和贡献,但或因为体裁篇幅,或因写作年代久远,或因资料有限,或因角度问题,对诸如江西五四运动是如何发动起来的、五四运动与江西青年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关联等很多问题都没有探讨。这些文章对了解江西的五四爱国运动,自有其价值和贡献,但是还有不少问题有待探讨,比如:江西五四爱国运动程度如何;在全国处于什么地位,有何影响;江西五四爱国运动又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五四爱国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江西的传播有何内在逻辑关联。本文拟围绕这些问题,以江西为个案做一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