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激发志愿活力:志愿服务团体发展与文明建设新体制

作者:
沙思廷
出版日期:
2023年7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大小:
1.25 MB
报告字数:
12833字
所属图书:
活力中国:治理创新与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一方面,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全面脱贫,实现了小康社会。人民生活的追求不再仅仅停留在温饱问题,也不仅仅停留在满足基本物质文化需要,而是有了更高的精神文化追求。郁建兴,任杰.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政策议程[J].政治学研究,2021(3):13-25+159-160.作为志愿精神的载体,人民参与志愿服务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个人的精神追求。另一方面,国家通过引导发展志愿文化、发扬志愿精神,不断完善人民参与志愿服务的体制机制,助力人民群众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又能够反哺社会,志愿服务作为治理工具,能够缓解一定区域内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沙思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志愿服务的功能与内涵
  • (一)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
  • (二)对志愿服务内涵的理论思考
第二节 创新供给路径的典型案例
  • 1.A志愿服务队——以家庭为单位的志愿参与
  • 2.D志愿服务组织——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 3.“建党100周年”城市志愿者——F区的“金名片”
第三节 开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匙
  • (一)志愿参与带来了何种影响
  • (二)以多层联动机制赋能志愿力量发挥
·第四节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