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章探讨了党和政府在激发社区活力中的作用,本章则转向社区活力的社会和文化基础。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乡情”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情感组成。与此同时,“乡情”也是一种基于地域(家乡)并附着在其上的,作为经济、社会、文化纽带的特殊情感,其体现为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及在此基础上的回馈意愿和公共精神。我们将“乡情治理”界定为乡情作用于基层社会治理主体和治理体系,在基层社会的意见整合、利益协调、矛盾化解、服务供给等治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治理形态。本章关注的案例为顺德,调查研究表明,该地区丰富的基层社区治理创新样态得益于在其特定经济发展路径下传统社会关系和文化纽带得以保留,而政府也有意识地保育优秀传统文化、维系乡情和培育地方精神,从而在县域内凝聚精英,塑造了多层次、多元参与的地方治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