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对虚拟资本理论的分析显现虚拟资本生成的历史性。虚拟资本是资本在发展中的时代形变,是历史发展演进的客观过程的表征,该过程在资本逻辑主导下循序渐进。现代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介入大力推进资本形态的演进,并伴随货币虚拟化及资本虚拟化进程,演绎出虚拟资本的具体形态。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虚拟资本的具体表现形式局限于股票、债券等初级阶段,虚拟资本也并未取代实体资本占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位置,社会经济结构依然由实体经济支配。虚拟资本的存在及发展,整体而言,是生产力发展催生的产物,同时也是资本逻辑作用的结果。虚拟资本理论是马克思资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关于资本存在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马克思揭示资本存在的自我否定规律,资本的局限性将在持续发展中逐渐显现,而虚拟资本的出场及运行是对资本局限性特征的具体演绎。虽然虚拟资本在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范围内充当发展危机的“救命稻草”,但改变不了其总体发展的局限性及存在的历史性。可以说,虚拟资本理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揭示的关键素材。虚拟资本存在及发展的历史性内含于马克思对资本存在及发展规律的整体判定逻辑中,不过这同虚拟资本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具体发展形态、作用及存在状态并不相悖,而且虚拟资本存在及对资本样态的变更,反而成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特征的有力体现。虚拟资本的出现促使资本从私有向社会化的转向,这同时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调整,有助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继续发展,但虚拟资本的积累方式及剥削范围也随着资本作用的扩大而社会化,继而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更继续向前推进的一种历史征兆,换句话说,资本形态更替及发展在不断积累消灭其自身的条件。虚拟资本存在的历史性加速了资本存在的历史性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