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为本书的落脚点,拟从理论建构转向对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具体实施路径的探索,完成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重要跨越。一般而言,对高校劳动育人实施路径的探索大体可以遵循两条基本思路:一条思路是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着手,从思想认识、组织保障、课程建设、队伍建设、方法载体、环境条件、效果评价等方面,探索促进高校劳动教育质量提升的具体路径,以使其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另一条思路则是直接从学生角度出发,贯彻以生为本理念,坚持育人的目标和价值导向,围绕大学生在劳动活动中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循序渐进地加以展开。总体来看,前一条思路重在规范和强化高校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对促进劳动教育育人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但对大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关注稍显不够;后一条思路锁定“育人”导向,紧扣“劳动”核心,依托高校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根据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作用层级的划分,重点关注大学生劳动主体意识成长和劳动素养提升的阶段性特征,更加符合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的目标定位和作用规律。基于此,本文拟依据后一条思路,从大学生亲身参与劳动、深刻理解劳动、自主开展劳动、创新创业劳动、和谐幸福劳动等五个紧密联系又螺旋递进的维度展开,系统全面地探索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的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