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伦理关系、目标、主体、客体

作者:
刘钊
出版日期:
2015年5月
报告页数:
51页
报告大小:
914.54 KB
报告字数:
41797字
所属图书:
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上文从伦理视域探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影响?本书尝试运用伦理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模式来构建伦理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如果说“分析模式的构建”是在对以往将伦理视角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研究的传统模式进行反思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构想,那么,这种理论预设还只是停留在价值层面的构想和探索,是“应然性”的理论假设;而构建伦理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则是对其“实然性”即现实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的实践运用方式,只有将其有效地运用于实践,才能实现这一理论本身的价值。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刘钊:法学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西华师范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省部级、厅级、中央高校业务经费资助项目5项。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文章30余篇。

文章目录
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关系
  • (一)伦理关系是体系构成的基础
  • (二)伦理关系的表现形式
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 (一)社会工具理性与人的价值理性的结合
  • (二)内蕴市场经济伦理精神的合规律性与合道德性的统一
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 (一)对主体的伦理关怀
  • (二)主体职业道德的养成
  • (三)彰显主体的伦理道德服务功能
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
  • (一)个性发展的自我价值合理认同
  • (二)提升政治道德素质
  • (三)树立正确的婚恋道德观
  • (四)构建网络时代的自我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