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农村空巢老人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

作者:
胡继亮 吴静薇
出版日期:
2020年8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大小:
1.24 MB
报告字数:
16487字
所属图书: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当前,我国老龄化已经呈现速度快、规模大、形势严峻的特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老年人口统计数据,2017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农村老年总人口约为1.08亿人,农村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共4742万人,占农村老年总人口的43.9%。预计到2020年,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老年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空巢老人是老年人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类群体。学术界的普遍观点认为,空巢老人家庭是指身边没有子女陪伴,老人自己独自居住或夫妻二人共同居住的家庭,处在这样家庭中的老人即为空巢老人。解决“空巢老人”问题,需要从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出发,共同为农村“空巢老人”筑起一道温暖的屏障。

相对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而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长期滞后,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构成了较大的挑战。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家庭养老是最主要和普遍的方式,但这种传统的养老方式正在面临挑战,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至城市务工,老人、孩子和妇女成为农村常住人口,人口外流动摇了农村养老的社会基础,给农村老年人家庭带来冲击。

针对当前我国“空心村”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问题,我们深入WP县贫困村,深度访谈空巢老人的生计模式,将老年人的生存状态与困难放到村庄生活的整体格局中去探究其背后的原因。

WP县位于闽粤赣三省接合部,是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共有5个贫困乡镇58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90户17799人,现已实现6181户17771人脱贫,53个贫困村实现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007%。

关键词:

中国精准扶贫致贫风险农村空巢老人

作者简介:

胡继亮:男,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微观统计与计量。

吴静薇:

文章目录
·导言
案例村基本情况
  • (一)数据来源及调查方法
  • (二)案例村基本情况
  • (三)DC村发展优势及潜力分析
案例村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 (一)当地脱贫攻坚部署情况
  • (二)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
空巢老人的生计模式
  • (一)家庭基本情况
  • (二)生产经营情况
  • (三)收入与支出情况
  • (四)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情况
  • (五)农户与村干部对政策的需求情况
空巢老人的致贫风险
  • (一)经济基础薄弱导致老年人贫困
  • (二)老年人身体及心理状况差导致贫困
  • (三)人情负担加重老年人交往贫困与经济贫困
  • (四)农村空心化导致农民贫困
结论与思考
  • (一)主要结论
  • (二)思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