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以微电影为育人新载体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亲和力与针对性

作者:
柴素芳
出版日期:
2020年6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大小:
1.64 MB
报告字数:
11524字
所属图书:
河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报告(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为破解高校思政课经费不足、组织难度大、形式单一等造成的实效性不足难题,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勠力创新,开展了微电影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取得良好而广泛的效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

微电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亲和力

作者简介:

柴素芳: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文章目录
·微电影实践教学改革的现实背景
微电影实践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 (三)体验式教学理论
微电影实践教学改革的设计方案
  • (一)牢记初心: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 (二)明确目标:三大课堂融通育人
  • (三)严格要求:确保教学改革质量
  • (四)加强培训:提升教师艺术水准
  • (五)管理过程:助推学生扎实实践
微电影实践教学改革的三个阶段
  • (一)初步探索阶段(2013年):首部影片点燃星星之火
  • (二)继续探索阶段(2014年3~6月):十六部展示改革前景
  • (三)全面推进阶段:4400部作品验证改革成效
微电影教学改革的工作平台
  • (一)创建“幸福微影”系列品牌
  • (二)获批教育部“柴素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
  • (三)成立“河北大学思政课微电影教学改革研究中心”
  • (四)创建“河北大学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基地”
微电影教学改革的动力支持
  • (一)学校党委高度重视
  • (二)职能部门大力支持
  • (三)全院教师勠力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