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提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亲和力面临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作者:
朱益飞
出版日期:
2022年10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大小:
900.16 KB
报告字数:
19065字
所属图书: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亲和力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校内校外环境、教育主体思想领域等都呈现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变革也必然会反映在广大学生的思想层面,因为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上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确保爱国主义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在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亲和力是应对不断变化的主客观环境的有效方法,因此,增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需要立足亲和力,不断改革创新,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亲和有效。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能够科学而客观地分析提升亲和力所面临的现状,本章主要通过分析影响教育效果的外部环境因素、解构教育过程的主体因素来分层阐释目前提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亲和力面临的现状。经过深入研究与分析,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提升爱国主义教育亲和力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同时,更应不失自信地提升亲和力。
关键词:

高校可行性分析爱国主义教育亲和力

作者简介:

朱益飞: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现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史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党的文献》《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各1项,市厅级项目6项。获江苏省优秀理论成果奖2项,市厅级获奖10余项。入选江苏省“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文化优青、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文章目录
国内外复杂环境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巨大挑战
  • (一)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多元化思潮的冲击
  • (二)经济发展带来观念的变革,加大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难度
  • (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制约了亲和力发挥
教育主体视域下提升爱国主义教育亲和力面临的困境
  • (一)当代大学生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变化对提升亲和力提出了挑战
  • (二)教育者作用发挥不足限制了爱国主义教育亲和力的形成
  • (三)部分高校对爱国主义教育亲和力问题重视不足
增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亲和力的可行性
  • (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加强为提升亲和力提供了保障
  • (二)全民爱国主义共识的形成为提升亲和力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 (三)大学生的内在诉求为提升亲和力提供了主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