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2020年教育扶贫与人才振兴政策机制的有效衔接

作者:
周小娟
出版日期:
2021年8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大小:
1.31 MB
报告字数:
12455字
所属图书:
四川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教育扶贫和人才振兴作为当前我国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全面振兴的两个基本环节,二者的有效衔接在实践逻辑上具有政策接续和梯度推进的合理性。因此,提升教育扶贫、实现人才振兴,是四川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内容和组成部分。本报告在厘清教育扶贫和人才振兴有效衔接逻辑内涵的基础上,梳理现阶段四川省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条件,并从政策机制层面出发,探讨了四川省教育扶贫与人才振兴两大核心战略的差异及其面临的困境,认为四川省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的过程中,仍面临着农村教育发展不充分、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本土人才短缺、内生发展能力不强等诸多挑战。因此,四川省要实现教育扶贫与人才振兴的有效衔接,关键在于建立健全教育扶贫与人才振兴的政策接续、扶持转变和组织拓展“三大机制”,并根据四川省教育扶贫与人才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问题,提出补齐农村教育发展短板、重点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建议。

关键词:

四川教育扶贫人才振兴

作者简介:

周小娟:博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村贫困治理、农村改革与发展。

文章目录
四川省教育扶贫与人才振兴有效衔接的逻辑内涵
  • (一)教育扶贫是四川实施人才振兴的基础内容
  • (二)人才振兴是四川实现乡村振兴的组成部分
四川省教育扶贫与人才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条件
  • (一)形成了系统的教育扶贫政策体系
  • (二)构建了全生命周期的教育帮扶机制
  • (三)提升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 (四)推动了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形成
四川省教育扶贫与人才振兴有效衔接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农村内部人才自生能力不强,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 (二)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不高,结构比例严重失调
  • (三)农村长期处于人才流动洼地,本土人才培育不足
四川省教育扶贫与人才振兴有效衔接的思路和建议
  • (一)基本思路
  • (二)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