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我国公共图书馆科普实践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文献分析的视角

作者:
韦雨才 李延婷 寇垠 WeiYucai LiYanting KouYin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1.55 MB
报告字数:
12735字
所属图书:
中国文化创新报告(2018)No.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新时代下,中国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对公民基本科学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培育具有创新能力和基本科技素养的创业大军,必须动员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对公民基本科学素质的提升。公共图书馆作为服务对象覆盖面最广和资源信息最富集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科普工作是其社会职能的内涵要求,理应在推动公民科普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梳理近年来我国图书馆界科普工作相关文献,理清我国图书馆界开展科普工作的现状、特征、问题及成因,从而提出优化图书馆科普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文化公共图书馆科普工作

作者简介:

韦雨才:韦雨才,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文化管理。

李延婷:李延婷,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管理。

寇垠: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后、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文化政策、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

WeiYucai:

LiYanting:

KouYin:

文章目录
新时代下公共图书馆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
  • (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公共图书馆科普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 (二)创新科普服务是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 (三)完善的空间设施条件为公共图书馆深化科普工作提供了良好基础
我国公共图书馆科普工作的实施现状与成效
  • (一)科普投入不断加大
  • (二)科普形式日益丰富
  • (三)科普对象针对性较强
  • (四)合作科普广泛开展
我国公共图书馆科普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我国公共图书馆科普的主要问题
  • (二)我国公共图书馆科普问题的成因
我国公共图书馆科普工作的优化建议
  • (一)提升认识,加大图书馆科普基础投入
  • (二)立足实际,明确图书馆科普工作内容
  • (三)加强合作,丰富图书馆科普活动形式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