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异质空间的想象体:深圳鳌湖艺术村的乡村建设探讨

作者:
潘佳玲 于晓峰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1.24 MB
报告字数:
12161字
所属图书:
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乡村建设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从政府到民间发起了几轮乡村建设的热潮,其中艺术家们通过艺术实践主动参与乡村建设的现象独树一帜。深圳鳌湖艺术村即是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一个异质空间的想象体。报告通过对鳌湖艺术村的意义和价值进行分析,结合空间理论探讨鳌湖艺术村异托邦的空间构成。艺术介入和空间生产成为鳌湖老村向鳌湖艺术村蜕变的关键。

关键词:

空间生产乡村建设艺术介入鳌湖艺术村

作者简介:

潘佳玲:深圳大学新闻传播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

于晓峰:文学博士,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符号学、文化研究和传播学。

文章目录
·鳌湖艺术村的意义和价值
空间理论的发展
  • (一)福柯的“异质空间”理论
  • (二)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
鳌湖艺术村——异托邦的空间构成
  • (一)真实的空间:客家文化村落的演变
  • (二)镜像空间的呈现:鳌湖艺术村的诞生
·艺术介入是对传统空间权力结构的解构
·地方意义流变中的鳌湖
·思考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