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协作为何能创造一种生产力:剩余价值与财富增长
作者:
茆荣才
出版日期:
2018年11月
报告页数:
74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49030字
所属图书:
再论价值:协作为何能创造一种生产力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1.113-186
茆荣才
摘要:
交换是分工的方式,也是分配的方式,交换是最广泛、最重要的分配方式。自由交换是公平的分配方式,由于信息不对称,分配的结果不一定都公平,但方式肯定是公平的。分工其实就是分配工作,人为地分配工作就是管理,市场导向就是人们自然、 自觉地分配工作。社会发展会产生专人来负责分配工作或分配收入,分配这个工作本身也是一项分工。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剩余价值
财富增长
作者简介:
茆荣才:
1971年生,祖籍安徽肥东,1992年毕业于安徽省安庆商业学校,工作、生活在安徽淮南市,电器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业余爱好经济学。
相关报告
资本批判与权力规训——政治经济学批判
融合:历史唯物主义与资本批判
劳动力商品化与住房的“去商品化”:一项思想史的考察
劳动力价值再定义与剩余价值论的重构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资本占有剩余价值在什么意义上是符合(或不符合)正义的——试论马克思的三种正义概念
资本对消费过程的统制:消费资本论
从专业化到依附
历史、文本与问题——再论《资本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数量关系与估算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生产对比消费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比
生产量与消费量的对比
生产时间与消费时间对比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多种算法及称谓
剩余价值的形成
增加值是企业整体的剩余价值
企业增加值分割为利润和工资
利润衔接成价值链,交换构成价值网
第三节 消费总值(GDC)与存量总值(GDSt)
宏观上的生产与消费
国内消费总值(Gross Domestic Consumption)
国内结余总值与国内存量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