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资本对消费过程的统制:消费资本论

作者:
渡边雅男 高晨曦
出版日期:
2019年7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大小:
883.76 KB
报告字数:
17273字
所属图书:
政治经济学季刊 2019年第2卷第2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现代资本主义的显著特征是消费的资本主义化和消费产业的独立化,本文将尝试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消费论,以此说明现代资本主义的特征、本质及其极限。本文的第一节从经济-市场的维度讨论消费者信用,指出了资本对消费过程的统制必然采取消费者信用的形式。消费者信用的逻辑是资本的神秘化,它把作为消费手段的固定资本当作生息资本,把利息当作自己的果实。消费者信用的本质是依靠二次剥削占有剩余价值。第二节在社会主体-生产过程-市场活动的立体维度上,论证了消费的资本化建立在战后新的阶级关系上,指出消费领域的二次剥削实现的具体形式实际上是剩余价值的再分配。第三节从资本对消费过程统制的具体形式出发,论述了消费的资本主义化,从而得出现代资本主义的三重极限。
关键词:

剩余价值消费过程消费资本论资本主义化

作者简介:

渡边雅男:社会学博士,一桥大学名誉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阶级理论、劳动过程论、非生产资本理论

高晨曦:一桥大学经济学研究科博士后期课程院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消费过程论、欲求理论和劳工运动。

文章目录
·引言
消费者信用的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性
  • (一)劳动力的买卖契约和信用
  • (二)消费过程与信用
  • (三)作为消费手段的固定资本
  • (四)消费者支付的利息
  • (五)对工人阶级的授信
  • (六)消费者信用的极限与破产
消费过程的独立化:消费资本如何占有剩余价值
  • (一)对消费的统制——现代资本主义的特征与必然性
  • (二)向消费领域扩张的资本的运动机制
  • (三)消费过程独立化的历史条件
消费部门资本主义化的三重极限
  • (一)资本统制消费的形式及意义
  • (二)现代资本主义的三重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