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从梁漱溟到黄玉顺的“情生论”建构——从李泽厚“儒学四期”论切入

作者:
王硕 WangShuo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大小:
1.36 MB
报告字数:
16501字
所属图书:
国学论衡(第十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李泽厚的儒学四期论、情本体论以及他认为“现代新儒学”不过是“现代宋明理学”,都具有极高的启发性。其实,现代新儒学,尤其是梁漱溟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宋明理学。而人们往往更关注梁漱溟的其他思想而忽视了他对“情”的领悟。对“情”的哲学思考发展到蒙培元、黄玉顺更加深入完善,由梁至黄,可以梳理出现代新儒家“情感论转向”“生活论转向”的学术理路谱系。如果李泽厚儒学四期论成立,那么黄玉顺“生活儒学”恰是典型的第四期特色的成果,李泽厚与黄玉顺都想以“情”突破传统形而上本体论,但李泽厚的“情”是主体性的,而黄玉顺的“情”兼有前主体性与主体性的“双重身份”,并且侧重前主体性。

关键词:

生活儒学情感儒学儒学四期论生活意欲

作者简介:

王硕:王硕,山东济南人,中共济南市长清区委党校讲师,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博士生,主要从事儒家哲学研究。

WangShuo:

文章目录
李泽厚对儒学研究的几点启发
  • (一)“儒学四期”理论
  • (二)对“情”和“生活”的思考
  • (三)对“现代新儒家”/“现代宋明理学”人物谱系的分析
·对李泽厚所说“现代宋明理学”的重新思考
·“情感儒学”与“生活儒学”的开展
生活儒学的儒学分期论、情感观、对新儒家人物的评价
  • (一)黄玉顺生活儒学的儒学分期思想
  • (二)黄玉顺生活儒学对“情”“生活”的思考
  • (三)黄玉顺对新儒家若干人物的评判
“情生论”的定位
  • (一)“情生论”的含义
  • (二)“情生论”的三重性质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