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的哲学存在论有三种思想进路:传统形上学存在论主要有范畴学、语言学的“是论”,以及形上实体论的“本体论/存有论”这两种思想典范;当代哲学存在论则发生了生存论转向以及情感论转向。正如西方哲学存在论经历了从“是论”到“生存论”的转向,儒家哲学存在论也有其从心性本体论向情感存在论转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而且已然成为一种思想事实,情感儒学和生活儒学便是其中的思想典范。情感儒学在对传统心性论的调适中重新打开了情感的基础视域,着力阐发一种着眼于生命情感的非实体论的存在论,它首先悬搁对于存在的实体化把握,而还原到人的生命情感中开显存在的意义,这是富有生存论意蕴的。生活儒学从人的生命情感进一步溯源到本源仁爱领悟,揭明了一切主体性和存在者观念的本源可能性,重新安置传统形上学“是论”和“本体论/存有论”,对传统形上学进行情感本源论奠基。在此基础上,通由“观”的思想进路展开“仁”的实现历程,双开“仁”“观”,源仁立观,自观现仁,以“观法之切转”为运作机制,开“返源”与“立相”两向切转,自“返源”观存在、工夫与境界,自“立相”观主体性之挺立及其知识、伦理、价值所行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