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高校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论析

作者:
凌小萍 龙华平 LingXiaoping LongHuaping
出版日期:
2022年4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大小:
1.18 MB
报告字数:
16589字
所属图书: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丛 2021年第2期 总第6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课程思政要求各门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高校协同育人合力,切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有效性。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功能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但都服务于立德树人。本质上,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是推动高校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坚持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使高校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成为可能。为此,需要以打造立德树人共同体意识、创建立德树人共同体工作机制、营造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环境为发力点,推进高校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局面。

关键词:

一体化建设课程思政思政课

作者简介:

凌小萍:凌小萍(1977~ ),女,广西岑溪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龙华平:龙华平(1993~ ),女,广西北流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

LingXiaoping:

LongHuaping:

文章目录
高校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是否需要
  • (一)在认识论层面,高校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首先回答“培养什么人”
  • (二)在方法论层面,高校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回答“怎样培养人”
  • (三)在价值论层面,高校思政课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回答“为谁培养人”
高校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是否可能
  • (一)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 (二)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辩证统一
  • (三)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
高校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何以可能
  • (一)培育打造立德树人共同体意识
  • (二)创建立德树人共同体工作机制
  • (三)营造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