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校课程思政的育人路径研究

作者:
刘明真 刘顺厚 LiuMingzhen LiuShunhou
出版日期:
2023年9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大小:
2.23 MB
报告字数:
19047字
所属图书: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丛 2023年第1期 总第9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引领。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重中之重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塑造融入所有专业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课程思政建设在指导思想、育人任务、功能作用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契合性、互馈性。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仍然面临一些现实的问题,包括“融入”的思想认识、素养能力、制度安排三个层面。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统筹考虑、系统推进课程思政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一是认识要“深”,价值引导融入始终;二是素养要“好”,强化育人能力建设;三是制度要“善”,保障课程思政建设长效发展。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价值引导

作者简介:

刘明真:刘明真(1991~ ),女,山东临沂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复旦大学文化+科技创意人才培训与成果转化基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管理。

刘顺厚:刘顺厚(1966~ ),男,山东临沂人,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党委书记,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LiuMingzhen:

LiuShunhou:

文章目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逻辑
  • (一)二者在指导思想上具有一致性
  • (二)二者在育人任务上具有契合性
  • (三)二者在功能作用上具有互馈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问题
  • (一)“融入”的思想认识层面存在的问题
  • (二)“融入”的素养能力层面存在的问题
  • (三)“融入”的制度安排层面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路径分析
  • (一)认识要“深”,价值引导融入始终
  • (二)素养要“好”,强化育人能力建设
  • (三)制度要“善”,保障课程思政建设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