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通常的记忆中,“德”似乎是专属于儒家的一个概念,古往今来,读书人也往往乐于通过爬梳儒家文献去探寻“德”背后牵涉的观念和义理。而对于道家,尽管其创始人老子名下的著作长久以来便以“道”“德”二字分作上下两经并被冠以《道德经》之名,但如果我们回顾学术史就不难发现,历代学人更关注的显然是“道”而非“德”。西风东渐之后,学者们以现代学术视域重新审视道家哲学,其中不乏学者关注到道家“德”观念,而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总体上看,这些研究或者围绕“德”做整体的观念史考察而涉及道家“德”观念,或者选定道家某一子或某一部文献讨论其“德”观念而缺乏对先秦道家整体的观照。长久以来,学界对道家“德”观念的研究与“德”在道家哲学中的意义和地位显得有些不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