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记忆与自我观察——19世纪的媒介式永恒

作者:
出版日期:
2017年10月
报告页数:
80页
报告大小:
1.61 MB
报告字数:
58979字
所属图书:
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全3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9世纪对今天意味着什么?对那些并非像历史学家一样从职业角度去研究历史的人来说,19世纪到底是怎样一副面目?走近这段历史,是从这个时代呈现给后世的种种表象开始的。这些表象所涉及的不仅是19世纪在我们心目中的“印象”,或是我们希望看到和构想它的形式或方式。因为这种构想不全是随意的,并不单纯是当代人兴趣和偏好的直接产物。今天人类对19世纪的认知,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那个时代自我观察的影响。19世纪的自省(Reflexivit?t),特别是诞生于其间的新媒介,对于我们观察它的方式始终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其程度之深远非此前任何一个时代所能比。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视与听
  • 19世纪的艺术形式:歌剧
  • 城市面貌
记忆藏所、知识宝库与存储媒介
  • 档案馆
  • 图书馆
  • 博物馆
  • 世界博览会
  • 百科全书
叙述、报道与“现实主义”
  • 社会全景式观察与社会报道
  • 现实主义文学
  • 游记
  • 测量与绘图
  • 社会学
统计学
  • 人口统计
  • 统计与国家政治
新闻
  • 新闻业与新闻自由
  • 亚洲与非洲的新闻业
  • 大众报刊业的诞生
  • 全球新闻业
摄影术
  • 真实的诞生
  • 天涯咫尺
  • 移动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