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时间——何时谓19世纪?

作者:
出版日期:
2017年10月
报告页数:
62页
报告大小:
1.55 MB
报告字数:
45787字
所属图书:
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全3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800年或1801年时,在世界大多数地区,人们对新世纪的开始浑然不知。在法国,官方有意淡化这个日子,因为就在1792年,法国刚刚决定将共和国成立的这一年确立为元年(1793年相当于共和2年),并于1793年起正式实行一部与众不同的新历法。在1806年初恢复格里历之前,这部历法在法国越来越令人反感,因为除了年份之外,新历对月份的计算也采用了新的方法。例如,公元1801年1月1日在新历中是共和9年4月(Nivo?e,雪月)11日。根据穆斯林的日期计算方法,1801年1月1日是伊斯兰历1215年8月的一个寻常日子。该历法是从公元622年7月16日——先知穆罕默德迁移(hijra)到麦地那的这一天开始纪元的。因此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地区,人们早在1786年便已进入新世纪(13世纪)。在暹罗等信奉佛教的国家,公元1801年相当于佛历2343年,按照犹太历计算,则是5561年。而在中国,这一年是嘉庆五年庚申年。在地域辽阔的中华帝国,人们同时也在使用其他历法:回族、藏族、彝族、傣族等少数民族都在按照各自不同的历法计算时间。对中国人来说,新纪元的开始并非1800年或1801年第一天,而是1796年2月9日。这一天,在位60年的乾隆皇帝将皇位传给自己的第十五子颙琰,后者登基后定年号为嘉庆。越南是亚洲最早实行公历的国家。1802年越南统一后,政府出于某些特殊的官方目的,决定引进公历,但与此同时,民间却仍在使用中国明代历法。而在中国,该历法自1644年明朝灭亡后便已被废弃。E.Wilkinson,Chinese History(1998),第196页。在历法问题上,这类例子可谓数不胜数。人类历法的丰富性和多元性由此可见一斑。这一切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1800年或1801年世纪之交的魅力仅仅是针对基督教盛行的地区而言。但凡“世纪之交”能够被感知的地方,即是“西方”之所在。“我们的”19世纪,仅仅开始于西方。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年代划分与时代特征
  • 历法意义上的世纪
  • 时代结构
历法与年代分期
  • 格里历与其他历法
  • 年代顺序
转折与过渡
  • 民族剧变与全球性转折
  • “早期近代”——一个适用于全球的概念?
鞍型期—维多利亚时代—世纪末时期
  • “鞍型期”——一个全球适用的概念?
  • 19世纪80年代——过渡的十年
  • 历史进程的细节性
时钟与速度
  • 周期性历史与线性历史
  • 时间革新
  • 计时技术
  • 速度的提高